北京中華民族共同體體驗館展覽中我盟推送的阿爾山市白狼林俗藝術作品—樹皮畫,受到全國各地參觀者的廣泛關注和喜愛,游客稱贊:“好美的樹皮畫”。展覽現場留言冊上,不少觀眾寫下激動的話語。大連民族大學的大三學生余書瑤同學留言說:“內蒙古有個阿爾山,阿爾山有個樹皮畫藝術,感謝主辦方給我們帶來了一場視覺盛宴!”
白狼林俗樹皮畫是阿爾山市自治區(qū)級非遺代表性項目,是興安盟阿爾山市白狼鎮(zhèn)一種特有的非遺工藝品。樹皮畫(白狼林俗樹皮畫)其實由來以久,新中國成立后隨著林區(qū)林業(yè)的開發(fā),大批人員進駐阿爾山,他們在開發(fā)建設的同時,也延續(xù)了少數民族樺樹皮制作工藝傳統(tǒng),樺樹皮制品及相關的文化越來越成為林區(qū)民眾重要的生產生活方式。
12月11日至12月25日,在中國文化和旅游部、內蒙古自治區(qū)文化和旅游廳的大力支持和安排部署下,阿爾山樹皮畫項目培訓班在阿爾山市白狼鎮(zhèn)結業(yè)?! ∵@次培訓依托北京服裝學院學科資源及近年來實施“中國非遺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的寶貴經驗,進行有針對性的傳統(tǒng)工藝技能培訓,旨在幫助我盟阿爾山市白狼鎮(zhèn)非
為了讓文化得以傳承,古今中外的人們篳路藍縷,揮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2018年的夏天,一個來自澳大利亞的展覽——“大師:澳大利亞樹皮畫藝術家”展在中國博物館舉辦。從展覽名稱看,感覺有些陌生,有些神秘。樹皮畫,是澳大利亞原住民創(chuàng)造的以原始宗教為主題的一種繪畫藝術,以此表達對世界的理解,記錄部族的歷史和傳
樹皮畫,是澳大利亞原住民創(chuàng)造的以原始宗教為主題的一種繪畫藝術,記載了原住民在遠古時代的思想追求和生命表現,具有澳大利亞原始藝術的鮮明特點,是記錄原住民精神世界與文化傳統(tǒng)的圖像的百科全書。經過數百年發(fā)展演變,樹皮畫這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依然保持著夢幻般的想象力和強烈的生命力,不僅得到澳大利亞原住民的熱
在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阿爾山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白樺樹皮、松樹皮、松塔、苔蘚、巖石等一切源于自然的元素作為畫的原材料,繪成一幅幅天然的藝術品。這些原材料帶有強烈的地域特色,制作而成的樹皮畫更是成為獨具內涵的文創(chuàng)產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樹皮畫就是大自然的美好饋贈。日前,記者來到阿爾山市林俗文化產
說起阿爾山市林俗文化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在阿爾山那是口碑杠桿的,守著綠水青山,守著婷婷白樺,帶領居民群眾走出了一條非遺傳承、變廢為寶的發(fā)展之路。該公司位于阿爾山市白狼鎮(zhèn),成立于2015年。2017年3月成立黨支部,現有黨員7名,積極分子2名。自黨支部成立以來,積極發(fā)揮黨組織的凝聚群眾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
澳大利亞北海岸線半島地區(qū)的阿納姆地面積約9.7萬平方公里,是原住民的生活家園,也是澳大利亞所有原住民文化的發(fā)源地之一,因其獨特的、基本完好的原住民文化而聞名于世。1948年,《倫敦時報》上刊載的一篇文章將澳大利亞阿納姆地的原住民藝術家稱為“古典大師”。之后,一些人類學家、收藏機構及私人收藏家先后抵達
樹皮畫,以天然樹皮為材料,充分利用樹皮天然的紋理和結巴進行藝術創(chuàng)作,到達天人合一、物我相容的藝術境界。每幅作品都是的藝術精品。,就是這樣一家專注于制作銷售白樺樹皮藝術品和北方狩獵民族工藝品的公司。公司所做的樺皮工藝,是結合樹皮的自然樹結、樹苔等自然紋理,加以樹皮有一定的韌性和可塑性等特點,將其進行手
化腐朽為神奇的樹皮畫是如何帶動當地旅游經濟發(fā)展的?發(fā)展樹皮畫工藝對于我們合理利用森林資源有何啟發(fā)意義?樹皮畫是如何使用樹皮制作的?樹皮畫的傳承與保護現狀如何? 帶著這些疑問,在一個惠風和暢的上午,由白狼鎮(zhèn)鎮(zhèn)長、副鎮(zhèn)長帶領我們,走向阿爾山林俗文